五年复利增长率为40%,预计今年将突破1500亿元。
发布时间:2025-10-30 12:49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宇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公开,“人工智能”一词共被提及八次。 10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智出京珠,赋能新未来——推动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产业发展亮点及相关进展。 全省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超800家 “今年1-9月,工业规模突破1100亿元,比上年增长近30%,位于中部地区前列。”预计全年工业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省信息科技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复合增长率近40%。 工业能源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商业主体的集聚和成长。目前,全省共有人工智能企业1215家,比去年增长49%。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800家。特别是,武汉有9家企业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50强之一,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三年来,全省人工智能科技项目牵头企业比例提高到70%。全省90%以上创新成果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以企业为主导,全省70%以上的重点科研院所有企业参与。今年以来,湖北省近期又批复重大课题,建设省级汽车嵌入式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机器人驱动与控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嵌入式智能新业态落地。 企业推动的协作创新正在取得成效。以东风汽车牵头的湖北汽车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例。自2022年成立以来,该联合体已两次扩大规模,汇聚了产业链上下游的44家企业。公司不仅成功推出了一系列汽车高端智能芯片,还培育了高新技术企业并展现了实力产业推广能力强。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融资。扬子工业集团利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设立了10余只投资基金,投资金额超过110亿日元。目前,总规模20亿元的新一轮“长江人工智能基金”正在筹建中,重点关注智能硬件、计算基础设施和“AI+”产业应用等核心领域,精准支持掌握先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科技创新企业。 为抓住体身智能发展机遇,省科技厅还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湖北省人形机器人联合基金共同推进总金额500毫安的大型项目以元为单位,五年为一个周期。国家和地方政府正在共同推动仿人机器人前沿创新,力争从零到一创造更多突破。 许多“前所未有”的产品正在加速出现。 超先进闪存芯片等技术国内外领先。新清科技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打破高通垄断,占领全国57%的市场份额。自动太初4.0大型多模态推理模型在很多方面都优于GPT-5。全球首个“华中10”智能数控系统即将上市,集成全球首个L3智能架构、搭载AI芯片的蓝图天元智能框架、AI大模型…… 众多创新成果、“首创”产品加速涌现,昭示着湖北省正在将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发展动力。恩图姆。这与平台支持的不断整合和人才聚集效应的增强密不可分。 创新平台方面,湖北已建成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中科院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87个人工智能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 40个省级试点平台中,武汉长江计算机服务器试点平台、湖北省智能制造试点平台均配备了人工智能计算机。专注于算力、智能终端等领域。 Kuhosan研究所是化合物半导体领域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科研和中试平台。 在人才储备方面,湖北省目前拥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院士21名,每年培养人工智能专家5000多名。三十四大学汉代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都设立了人工智能研究所或人工智能学校,专门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长江实业集团已开始实施“长江博士创业计划”,组织长江博士创业大赛,启动设立长江博士创业基金,建设长江博士创业园,筹建外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面对“人工智能”,通过“赛事+背景+园区+服务”的系统化服务,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湖北开展创新创业。 促进数千个行业加速采用人工智能 湖北省采用以应用为导向,不断解锁转型渠道,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加速普及。 今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了首批106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涵盖医药、交通、工业制造、嵌入式机器人等主要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成果。 例如,武汉建成了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之一,是自动驾驶应用的领先者。智能宫颈细胞诊断等8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入选国家试点。人形机器人“神农”、“天问”与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合作,开发术前指导、会诊等应用。人形机器人被称为“工作人员”在花湖国际机场进行指导和解释。 此外,全省各地区积极发挥区域优势,加快形成全局协同、多点帮扶的发展态势。比如,武汉光谷重点打造人工智能创新源泉,南太子湖创新谷则致力于成为“全球第一无人驾驶城市”。襄阳、十堰正发挥汽车产业强大优势,深耕智能网联、智能座舱领域,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宜昌市力争充分利用国家算力中心节点,打造算力大数据产业示范区。鄂州市正利用花湖国际机场的独特优势,打造智慧物流、数字商务等创新场景应用。 湖北省正在结合国家需求,研究规划“人工智能+综合交通”、“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城市治理+韧性城市”等多个重要保护区。项目。下一步,将逐步向光电信息、大健康等优势领域拓展,努力把湖北省打造成“支撑中部地区、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创新发展增长极,为湖北省助力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作出更大贡献。 目前,省发改委已高质量制定湖北省“十五五”规划,规划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战略部署未来五年,加快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关键技术领先、新颖应用引领、软硬件协同发展的现代智能产业体系。 报告称,湖北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意见,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基础要素支撑、业务创新水平、综合应用场景、协同创新生态等重要点,进一步培育壮大智能经济,加快打造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山,为湖北省加快构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轴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