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树江 通讯员 杨胜利 秦娇娇 “老板,您餐厅的差评我们会帮您处理的。”立竿见影!”当遭受差评的外卖商接到这样的电话时,他们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一条非法获取数据、操纵网络评分的黑色产业链。近日,红安省检察院对杨某等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提起公诉,并当庭宣判。六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一年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均缓期执行,并责令收缴罚金和非法所得。外卖平台的评分和评论直接影响店铺的人流量和订单量。几条差评就足以让卖家紧张。杨等人。他利用了这种心理。 2021年8月起至2024年5月,杨、张、韦三人联合成立了一系列隐蔽互联网公司,并以“数据交易者”身份秘密经营。他们购买了多款所谓的“差评监控软件”,并从外卖平台的服务器上骗取了包括差评在内的详细订单数据。他们窃取了大量受保护数据,包括订单信息、消费者昵称、虚拟联系信息等总计超过 65,000 项。随后,他们招募柯某等人充当“外卖喷子”,并组建“客服”团队,专门联系外卖商。卖家完成付款后,犯罪组织利用非法获取的数据和软件权限,删除平台系统内的差评,并根据评论数和套餐数收取费用。该团伙短短几年时间就非法获利100万元以上。面对这种新颖的新型网络犯罪由于手段多、证据分散,公安机关立案后,红安县检察院立即介入,指导取证。办案检察官表示,电子证据是此类案件定罪的核心,但电子证据很容易被篡改或丢失,纠正和审查是最大的挑战。在审查/处理阶段,组织资金和软件的流动。通过与卖家的背景和证言相互印证,依法认定犯罪行为,形成完整、严密的证据链。有了确凿的证据,先生。杨某等六人认罪、接受处罚,并主动返还违法所得。结合本案的办理,法院还依法向有关部门发出社会治理起诉建议,建议其调查取证。依法严厉打击本案中利用非法服务“删帖、管理评论”的外卖卖家。有关部门立即启动专项整治措施,对违规商户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其重新集中精力改进产品和服务。同时,我们将加强与外卖平台的合作,共同提高数据安全保护水平,加强异常数据监测,努力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健康的网络消费环境。